首页 / 媒体汉院/ 正文
《中国教育报》: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扎根中国大地 奋进强国征程 | 特别关注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9-09-26
  • 点击:7719
  • 来源:《中国教育报》

 

70年,弹指一挥间。

  

70年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历史图景仿佛在昨日;今天,一片生机、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已然展开。

  

70年,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次调整:配合国家“一五计划”,1952年到1957年开展院系大调整;1977年恢复高考,炸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1998年高校扩招,更多的人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双一流”、振兴本科教育……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成效凸显。

  

变的只是形式,未变的是初心。扎根中国大地,为国家图富强,为民族谋复兴,为社会育人才,70年来高等教育始终与共和国同向同行。

                                     新中国,新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4亿人口中有八成是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1.6年。1949年,我国仅有高等学校205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全部在校生不足12万人,其中工科在校生只有3万人……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序幕已经拉开。1953年我国颁布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仅工业、运输业和地质勘探等方面就需要技术人员30万,而已有技术人员包括见习技术员仅14.8万,缺口达15万;当时的工科院校和工程技术系科每年仅能招收新生1.6万人,整个“一五计划”期间,只能向国家输送不到5万名毕业生,不足当时工业建设实际需要的25%。

  

规模小,培养学生数量少;学校类型结构不合理,文重工轻,师范缺乏;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比例不协调;多数院校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结构布局不合理……高等教育结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要求。

  

1952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

  

如今已88岁高龄的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范祖德,回忆起1955年被上海市委抽调到上海交大电力系任党总支书记的过往,记忆最深刻的仍是当时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热切与急迫。

  

当时上海交大已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运输管理系调整到北方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系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3个系的师资、设备除留下工学院教学所需之外,调整到复旦大学等校。

  

在发展教育、适应国家工业建设的方针指引下,上海交大的招生人数从1950年的851人发展到1956年的2194人;毕业人数也从1950年的540人扩展到1956年的1350人,增长了1.5倍,直接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

  

“重新审视67年前进行的院系调整,可以清晰看到新中国高校为探索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而走过的艰辛历程,同时它也成为我们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线索和注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吴霓说。

  

依据当时我国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急需,借鉴苏联发展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快速培养对口人才的经验,历时6年调整,到1957年时,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29所,其中,综合大学17所、工业院校44所、师范院校58所……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教育文重工轻、师范缺乏的状况,顺应了中共中央关于高等教育“要很好地配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配合工业建设的需要”的要求,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对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奏响“春天的故事”


“文革”10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被彻底否定,全社会没有了学习知识的动力,国家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邓小平的话言犹在耳。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时,黄大年还是广西第六地质队的物探操作员;12月,他和全国570万名考生一道,从矿山、乡村、工厂等各个角落出发,涌向高考考场,最终27.3万人走进大学。

  

黄大年顺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后来,他成为国际知名的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

  

1978年,全国报考青年总数又激增至615万人,共有40.2万名新生考入大学,越来越多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与此同时,中国教育也敞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1978年6月,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汇报时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此,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从1978年第一批52人启程赴美,到如今中国已有500余万人到海外留学,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留学生也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连接世界的生力军。

  

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的先声,出国留学是中国开放的前奏。自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和国家的最强音,科教兴国逐步确立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

  

尽管高考恢复,但由于没有完善的学位制度,当时我国只有留洋博士,没有本土博士,严重阻碍了我国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对此,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被最终审议通过,确定了我国设学士、硕士、博士级学位,并在学位分级、各级学位的学术标准、严格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等方面作了规定。这一制度的建立,对我国独立培养、选拔专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专门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1983年5月27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见证了新中国首批18位博士的诞生。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然而,作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直到1998年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只有78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扩招是民心所向,势在必行。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万,1999年则招生159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1万人,增幅达47.4%;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32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5%,正式进入大众化阶段。此后,这一数字仍大跨步增长,2010年达到26.5%,2018年达到48.1%……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

  

伴随扩招,过去“条块分割、部门办学”的旧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管理体制改革,使高等教育走向了“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发展路径,极大调动了中央、地方及社会各方面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大幅提升。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1992年国家提出“要面向21世纪,重点办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211工程”),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1998年又决定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985工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挺进。

  

高校扩招的同时,质量提升也是重要建设目标。新世纪初,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部分教师、学生对教学投入不足等原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受到国家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2011年,“本科教学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推进优质资源建设共享、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系列提质工程的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由传统的计划管理向现代的教育治理转型的关键举措,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大幅跃升。

                                       新时代,新使命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10个“更”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0个“更”中,“教育”居首。

  

“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回应人民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关切和期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改革举措的颁布和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总体上看,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符合国情,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吹响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号角,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破除“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从育分到育人,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

  

2014年,上海、浙江率先实行了新高考;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也启动了高考改革;2019年,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份实施方案……已基本形成学生选考、高校选科和国家选才的模式。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些重要思想和论述成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遵循。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17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发布。

  

《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发布将推动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端和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载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高校师生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向上,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我国高校如何才能不滞后于时代?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被称为“新时代高教40条”,确立了未来5年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并推出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本。在基础研究领域,《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出炉,布局建设脑科学、量子信息等7个前沿科学中心,以大团队、大平台、大科学计划,推动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向高峰挺进。

  

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将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成绩斐然。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833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

  

除了规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也成果显著。据统计,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用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从2012年到2018年,我国高校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的学科数从279个增加到了893个,学科进入ESI前1%的高校从91所增加到了219所。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之本。截至2018年,累计已有2.28亿人次报名参加高考,高等学校累计培养了9930.9万名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科研水平决定了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也决定了支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随着国家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经费投入大大增加,我国科研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尤其在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领域,高等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以不到全国10%的研发人员、不到全国8%的研发经费,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承担了60%以上的重大科研任务,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重点研发等;建设了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2012年到2017年,高校占据了国家科技三大奖的半壁江山(总占比55.08%),其中自然科学奖以及技术发明奖主要来自高校。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各高校发挥自身在人文交流、资源共享、创新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西咸新区联合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北京外国语大学依托多语种学科优势,承担“一带一路”语言资源开发功能,截至2018年,已新增1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浙江大学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为抓手,打造全球工程教育共同体,促进中国工程技术、工程标准“走出去”……

  

多年以来,高等院校通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输送等一系列工作,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国民生活改善的方方面面,推动中国水电火电核电、国防工业、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全线发展,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在信息技术领域,2017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四次夺冠。在民生领域,2007年中国高铁的正式通车离不开北交大、同济、浙大等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人才支撑;2018年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行,背后也是清华、同济、天大等数十所高校的默默支持。在农业领域,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大108系列优质玉米新品种到2004年全国种植面积累计超1.9亿亩,粮食增产约95亿公斤……

  

时光荏苒。

  

70年风雨兼程。从全部在校生不足12万人到规模世界第一;从学苏联、学欧美到扎根中国大地;从扩招提质到全面内涵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70年砥砺前行。从服务“一五计划”到迈向全面复兴,从培养输送经济建设人才到攀登世界科研高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文化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光荣,成就斐然。

  

7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始终与共和国同向同行。